80后忽然怀旧
十几年前,80后们数着分分钱去买搅搅糖,在英语课上读着“李雷”和“韩梅梅”,在下课后做眼保健操、滚铁环,在作文末尾都不忘添一句“长大要为四化做贡献”……而如今,80后们习惯于KFC,发现韩梅梅和李雷原来并没有结婚,下班后回家玩魔兽、去偷菜,不再手抄同学作业而直接Crtl+v……80后从小接受着传统的教育,长大后却发现社会需要一专多能;80后不如90后那样容易看清现实,并迅速现实起来;80后是第一批独生子女,很少单独面对社会。三十年来,80后用成长见证了生活的巨大变迁,每天各式大量的信息把他们置于残酷的现实里。在传统与现实的冲击下,80后有着70后和90后都没有的强烈的不适应感,容易逃避现实回忆过去。最老的80后已快迈入而立之年,岁月的沧桑洗净了他们的年少轻狂,他们开始回忆着以往的温馨,感叹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,却不知为何,在80后们的心里,那种原本普通的幸福却变得越来越弥足珍贵。
拍纸画
玩法:一种印着西游记、三国演义、水浒传等各色人物的画片,谁拍得翻过来了,就可以得到对方的画片。
80后:“哈哈,记忆太深刻了。”出生于1984年的伍贤,目前在重庆移动设计院上班,自称当年是常胜将军,赢来的一些纸片是新的,但会故意磨得很旧,证明自己赢的都是“高手”。
90后:“我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玩法啊。”重庆七中高一八班的曾智,出生于1992年,他说,自己小时候多以玩电动机器人,或者打电动游戏机为主。
抓沙包
玩法:沙包是用六片正方形的布缝成的口袋,内装小米或者玉米,谁一次抓的沙包数最多算谁赢。
80后:“沙包都是我妈妈给我缝的,经常要被抓烂。”出生于1983年的胡晓雨,在中国建筑设计院上班,她说,小学时,在女生之间最流行玩这个,自己回家后还偷偷练习技术。
90后:“这个游戏听起来不是很好玩”,解放西路杏林中学初一学生邓婵说,自己小时候喜欢玩跳皮筋,或者给洋娃娃梳头。
玩弹珠
玩法:弹珠就是跳棋的棋子,玩的时候,各出数枚,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。
80后:“哈哈,那个时候男孩子家的跳棋子都没有完整的。”卢望出生于1984年,现在是沙区文化馆的音乐干事,在他小学时,许多男孩一走路口袋里就响得热闹,那准是弹珠。
90后:大坪中学初一学生姚鹏说,不喜欢玩弹珠这种小玻璃球,还是踢足球,甚至打篮球、乒乓球洋气得多。
手翻绳
玩法:只要有一根线在手,通过手指灵活地支撑、钩、挑、翻、收、放等动作,便可以翻出各种造型。
80后:“现在我有时候都会和姊妹伙一起耍一下,耍的是回忆啊。”在沙坪坝电力公司上班的王冕超,出生于1986年,她说,自己小学的时候可以翻几十种花样。
90后:“在电视里面看到过的,但我和周围同学都不会。”在重庆七中读高二的王艺晴出生于1992年。
支付宝

微信

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【80后记忆】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80sjy.org/post/69.html
评论列表: